李世民为何攻不下高句丽?原因是什么(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其实是惨败)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李世民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试问现在的人,有谁不知道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昌盛,隋唐时期的皇帝,包括杨广都是胸怀壮志的皇帝,都是渴望建功立业,流芳百世的。就算是这样的皇帝,也会碰见难缠的对手———

  高句丽,这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连李世民这样的从马背上的皇帝,都没有攻下它!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扶余人和汉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它的战略地位及其险要,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有的人说了,这就是一个中国东北部的一个附属国,战略物资奇缺,内部暴动,为什么隋炀帝杨广倾全国兵力都没有拿下?就算高句丽在隋唐时期属于强盛时期,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为什么也那不下它呢?

image.png

  第一:军事力量和武器装备。

  高句丽虽然是一个边陲小国,但是它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从隋唐时期高句丽在历次战斗中使用军队的数量及高句丽全国人口总数的测算情况看,耿铁华先生考证唐朝时期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为60万人左右,是具有客观依据的,而且民风彪悍,史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沃沮、东濊皆属焉”。高句丽军事装备亦相当精良。高句丽攻击型兵器可分为铜铁两大类,长兵器、短兵器、抛射兵器、防卫兵器等四种。高句丽的防卫型武器有铠甲、头盔等。其中铠甲分两种,一种为将士身上所穿铠甲,另一种为战马身上所披挂的马铠。

  第二:地形因素。

  高句丽境内多山,不利大军开进,大兵团作战,部队展不开,而且高句丽在境内修建了数不清的要塞,层层抵抗,这些堡垒很多都是就着山地建的,现在还有很多遗址,山地堡垒连成片,在古代基本无解。地形复杂意味着不可能速胜,只能徐图。隋唐时期虽然有百万之众,其实真正作战的并不多,大多数是被无数要塞阻挡在山区寸步难行,军队一度 突破到鸭绿江边,但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根本没办法继续进攻。

image.png

  第三:后勤补给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在怎么强大,没有完善的后勤补给,也是不行的!高句丽位于东北边境,那里人烟稀少,根本筹不到粮草,况且东北边境气候变化太大,水土不服,隋唐时期交通也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武器装备,粮草,就算运到前线,也需要一个月之久。高句丽的地形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地形复杂,有没有充足的补给,所以才导致了杨广和李世民都无计可施的地步!

  隋唐时期高句丽不容小觑,一个能拥有60万军队的国家,是一个什么概念?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殆 ,李世民和杨广都是因为对于敌人不了解,所以才久攻不下,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李世民其实有能力拿下,但是并不想因为这么一个弹丸小国,损耗全国财力,你们认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12946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1-09-14
下一篇 2021-09-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