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千杯不醉是如何做到的?

喜欢看武侠的都知道,丐帮帮主乔峰可谓千杯不倒,不论是拜把子还是绝先交,不管是大事临头还是日常饮食,总之是无酒不成欢。这种古代好汉气势如虹的喝酒架势让人十分震撼!动辄一句“在下先干为敬”,然后就只剩空坛子了!联想到现在,谁人能这么喝?那为什么现代人在喝酒这事上竟跟古人有这么大的差异嘞?

高度白酒是没有的,至多是醪糟

揭秘古代千杯不醉是如何做到的?

大家要知道,古代的酒都是酿造酒,一般最多十几度。直到了宋代,酒的度数才提升了一点点,但也别指望出现什么高度白酒。比如梁山好汉们聚义一堂,海吃海喝,看似量大,其实也就相当于喝了点儿醪糟。

醪糟经糯米发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杯子大小很关键,换算比例很重要

古代的度量衡单位跟现代可完全是两码事。比如西汉的1升只不过是现在的0.3升,而东汉的1升不足现在的0.2升。就算唐朝的单位大了些,也还不到1:0.6!所以说,换算这个问题,也是好汉们动辄千杯的一大关键!

古人的生活节奏比起现代慢得多,消遣方式也没有现代人多,每每无聊了便约起亲朋好友侃大山,一侃就侃成了“长夜之饮”之类的。反正时间多的是,一晚上喝他个6个小时,不想海量怕也难。

故用夸张手法,现实你别当真

上学时经常刻苦钻研武侠小说、神怪小说等等的都懂,什么怒发冲冠,千钧一发,小说里的夸张比喻随处皆是。正因如此,酒仙李白“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亡国之君陈后主“日饮一石”,武松喝了十八碗还能“过得景阳冈”,看看就好,你要较真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1408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0-09-02
下一篇 2020-09-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