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

羁縻政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策,那么羁縻政策是什么呢?提到羁縻政策是什么,就需要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说起,自秦朝建立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原的华夏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各民族在华夏族的带领下共同发展,但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为了一己私利,意图脱离中央的统治,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羁縻政策顺势而生。所以羁縻政策指的是自秦朝统一全国,建立郡县制度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宋、元交替时期前,这段时间内中央王朝用这一政策团结少数民族,使他们不在有反抗的心思而实行的一种民族统治政策。通过这种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关系。即在边疆民族地区施行特殊的政治机构,保持或大体上保持少数民族固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不改变其族长、部族领袖在各个民族以及各个地区内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并通过任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领袖为地方官吏,以此来维护边疆的团结稳定。

这些民族官员,除隶属于华夏中央王朝外,其他一切大小事务均由他们自己管理。羁縻政策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央王朝与地方少数民族首领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做出的相互妥协与让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稳定了古代社会。

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羁縻是指汉语中的联系、束缚、拘禁、控制、怀柔等含义。唐朝的羁縻政策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其政治、文化和经济都深受羁縻政策的深远影响,却甚少有人明确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以及其羁縻政策的消亡时期。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开始的要追溯到中国的汉朝。历史记载羁縻政策是一种关于民族的政治制度,在汉朝时期开始使用,羁縻政策的推行主要作为汉王朝给予少数民族首领一个王称或者封侯等,作为拉拢其对汉忠心耿耿,每年上朝进贡的统治方法。发展至南北朝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羁縻政策取代了原有的册封制度。不简简单单只是针对王进行封赐,同时也包括了王手下的官员,并赋予其全国统一的官职和官号。

什么是羁縻政策?羁縻政策是从什么时期实施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1519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0-06-05
下一篇 2020-06-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