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坦克兵写出《打靶归来》 终生没见过曲作者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清脆歌声满天飞。”写出这首小诗是在1959年3月,那时,我是驻守驻守大连的解放军某坦克团的战士,只有20岁。

打靶场边突然闪现灵感

20岁坦克兵写出《打靶归来》 终生没见过曲作者

我是1956年3月从辽宁省北镇县入伍的,只有小学文化。但我从小就有文艺天赋,入伍后成为了连队的文艺骨干,平时将连队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相声进行演出,受到了大家的喜欢。

1959年3月,我们部队来到大连滨海一个叫黄龙尾的地方进行实弹射击训练。我多次打出5发子弹中48环的优异成绩,几次胸戴红花受到表彰。一天傍晚,我和往常一样在营区内寻找着创作灵感。不知不觉走近了靶场,突然传来一阵阵歌声:“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原来正有一队战士扛着枪,拿着靶牌,胸前戴着大红花,精神抖擞地在夕阳下走着。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闪现:若有一首反映战士打靶的歌该多好!

我被眼前这幅练兵场景深深感染,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我急忙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写下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小诗发表被王永泉谱曲

回到营房后,我的心情仍难以平静,脑海中始终闪现着刚才那场面。我不顾一天训练的疲劳,将这首匆忙中写下的小诗反复揣摩,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随后,我将小诗寄给了沈阳军区的文艺刊物,不久就被刊载了出来。

这首小诗发表后,引起了另一位部队词曲作者的兴趣,他叫王永泉,时任沈阳部队某团俱乐部主任。他对这首诗作了些许改动,给这首小诗又增加了一段歌词,并用陕北民间曲调谱了曲。在1960年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上,这首《打靶归来》荣获一等奖,从此这首歌在军内外被广为传唱。

总政为我颁发奖状

由于当时消息闭塞,我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诗歌已经成为军内外风行的“流行歌曲”。直到1960年秋的一天,我无意间从收音机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打靶归来》时,欣喜万分。我急忙去找唱片。找到后,果然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唱片上。那一刻,我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与原在沈阳居住的曲作者王永泉(于2007年去世)见过面。

由于《打靶归来》在群众中的影响与日俱增,反响异常强烈,1964年9月,解放军总政治部特意为我颁发了奖状。此后,我又陆续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其中,有湖南民歌《今日湘江格外美》和《萨尔浒我的家乡美》等。(口述/辽宁抚顺牛宝源76岁整理/牛国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15553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0-06-06
下一篇 2020-06-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