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未来会是什么?(未来微信发展成什么样子)

让用户尽可能少地在微信上花时间,大概是张小龙讲过的最特别的笑话。

当然,这句话也是个玩笑。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从微信出现以来,我们都遇到了某种意义上的绑定。去年,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媒体的蓝皮书。报告指出,近90%的中国人每天使用微信,25%的受访者每天使用4小时以上,近90%的人每周使用7天。如果你想评估生活中最不可分割的手机应用程序,微信是不可避免的选择。

当抖动被视为时间黑洞时,游戏被指责为电子毒药,人们似乎忘记了给微信一个名字。微信不同于任何其他应用程序。使用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被迫的接受:在这个容器中,它容纳了12亿规模的用户基础。微信需要做的是找到用户群最大公约数的G点。

微信就像一颗恒星,在万有引力定律下,恒星是绝对的星系中心。

社交星云

星云孕育恒星,社交孕育微信。

张小龙受到国外一款名为Kik的IM软件的启发,启动了微信。初始版本很快上线。从启动到正式发布,大约需要四个月的时间。这并不是说团队有多快,因为功能真的很简单:设置头像和微信名称,发送信息,发送图片,并导入地址簿。早期的微信与其说是社交软件,不如简单地称之为免费短信。除了最古老的社交方式,如聊天,没有其他游戏空间。

作为腾讯的社交产品,微信从一开始就与老大哥QQ大不相同。

后者一次又一次地增加,但前者将背包减少到了最低限度。这种近乎相反的产品概念使微信成为QQ的补充,并为一些厌倦冗余功能的用户提供了替代方案。受益于兄弟产品的红利,微信支持QQ账户直接注册,成功完成了早期排水、操作界面和应用体积的小而美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对新生物的评分。

在微信诞生之初,很多玩家从Kik类似的通信产品中看到了商机,并采取了行动。早在微信上一个月,雷军就交出了大米聊天;早些时候,移动公司为自己的用户发布了限制版Kik飞信。微信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依托腾讯的大树和个性化定位,微信一出现就成为观众的焦点,远远落后于其他Kik软件。

就像一瓶水不能做生意一样,微信永远不会仅仅依靠最初的四个功能。在拥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后,微信开始从包从包里扔出来的东西:2.0打开附近的人,熟人社交玻璃破碎,陌生人有权进入列表,也带来更多的乐趣;3.0支持集团保存到地址簿,社区关系固定,为未来日益激烈的社区运营打开第一扇窗口,通过迭代,微信进入社交市场,直到4.0发布,进入终于结束。

2012年4月,所有更新微信的用户在应用程序启动时都会看到这样一句话:正如你所看到的,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直到今天,这个标志仍然出现在微信网站上,标志着历史性的拐点。也就是说,从这个版本的微信开始,微信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交平台。

微博、贴吧、论坛和自己的QQ空间并不多。朋友圈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微信一贯的隐私。由于需要绑定手机号码,用户很难像其他平台那样拥有多个人。导入地址簿的机制也使互联网面纱不再存在,内容被迫诚实。这些内容的受众大多是现实中相互了解的人,这正好迎合了人们分享和窥视私人的欲望。他们不仅可以假装平静地暴露现状,还可以悄悄地关注老朋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朋友圈一出来,就是半个微信。微信中最符合现实社交网络的设计是评论区和拇指。只有普通的朋友才能看到,让朋友圈就像生活中的一顿饭:认识的人聚在一起开玩笑,谈论想法,不会有外人干预;同时,它暗示了圈子里的某种方向,成为维持关系的好渠道,使社交网络更容易。

到目前为止,社交星云正式形成,微信也进入了下一阶段。

私域坍缩

微信是线上线下世界中唯一的火车。

最好加个微信?线下,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标志建立社会关系。

有趣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线聊天将以同样的方式结束:聊天双方从其他平台转向微信,然后作为官方网民开始新的对话;如果关系能够进一步发展,下一站就是见面。

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私人领域的绝对发言权。当社交明星云越来越大,私有领域的流量也在扩大时,用户越来越接近微信,越来越粘,最终孵化出一个名为大生态的云核心,微信大生态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步骤是微信支付的推出。

当微信支付问世时,支付宝已经运行了10年。依靠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地位,很难找到敌人。直到那年春节微信摇红包开通的前一秒,人们才意识到拥有6亿用户的微信有多强大。

从除夕到元旦16点,国内外参与抢红包的人数超过500万,红包总数超过7500万次,实际收到红包2000万次。一夜之间,微信赶上了支付宝十年的抢跑,国内移动支付行业翻天覆地。马云立即发帖,将此事定义为春节珍珠港偷袭

这次偷袭足以说明微信已经通过了一个大的生态闭环,即通过公共领域到私人领域,私人领域反馈到微信本身,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价值链。在这种模式下,微信的商业价值在用户粘性增长中无形地增加了。从电子商务到娱乐,任何你能想到的领域、场景、所有平台上的公共领域广场和私人领域账户最终都会流向微信的海洋。其他平台越受欢迎,用户之间的联系越多,微信上的互动就越多,从而带来更多的商机。

不仅在线,这种模式也蔓延到线下,形成了一条不同的路径:实体商家通过添加微信与客户建立关系,保持联系,朋友圈作为免费广告板,塑造企业形象,推广产品和服务,利用群聊建立社区关系,形成O2O闭环。有一段时间,人们对微信的认知无法区分是社交软件还是CRM工具。

当微信将每个人都置于一个没有终点的循环中时,用户粘性在功能增强和平台转移中不断增加,因此用粘性一词来形容它们是有偏见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粘性,而微信已经成为生活本身。

恒星系的混乱。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轨道混乱的力量。

它可以使行星相撞,导致恒星系统的混乱。没有人能确定这股力量从何而来,就像没有人能看到今天的微信要去哪里一样。

在2022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搜索、企业微信等产品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它们是微信星系中最繁荣的星球。他们展示未来的可能性似乎是无限的。有些人下注并鼓掌。然而,在更多普通用户眼中,每天点击的绿色软件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虽然12亿用户被绑定,但微信也不像微信。

毕竟,大多数用户对微信的期望更多地来自于其社会属性。

微信似乎忘记了极简主义的初衷,就像向浪潮低头,做出妥协,移动所有新的、热的,主动做小程序,但没有成为非凡的产品,被动推出视频号码,结局尚不清楚,最终的呈现方式有点臃肿。通常占据数十G内存,基本上与用户本身无关;如果不关闭,只是发现页面有10个入口,不包括独立的企业微信和公共账户,是一个新的洞。

虽然微信在各大应用商城的分类中仍然是一款社交通信软件,这与其在短视频、支付、搜索、协作办公等领域的竞争对手不同,但大家都知道微信不再是一款社交通信软件。如果说当年被用户拒绝花太多钱的QQ是一款功能覆盖50%的什锦小炒,那么今天的微信。

在这个态势下,微信变得有些笨重了。



时间回到2011年,在微信上线两天后的凌晨,张小龙在饭否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么多年了,我还在做通讯工具,这让我相信一个宿命,每一个不善沟通的孩子都有强大的帮助别人沟通的内在力量。”



看着十年前的微信,这段话的确能够带给人温暖,但再看如今的微信,字里行间横竖填满了自我拉扯,微信的进化史,就像是现实中一段人际关系逐步发展的过程:由远而近,由点及面。



微信未来会成为什么,答案不得而知,“每天都有几亿人教我做微信”,张小龙的压力我们也无法体会,我们只记得一句老话,叫“过犹不及”,作为局外人,我们只能看见:2022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并没有现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8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2-02-19
下一篇 2022-02-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