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曾因避讳吕雉之名用"野鸡"代替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以后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作“征”了。

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于是把楚地改名为“荆”。

汉代曾因避讳吕雉之名用"野鸡"代替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名雉,当时文书上凡遇雉字,均用“野鸡”二字代替。

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把恒娥改名为“嫦娥”,把恒山改名为“常山”。

汉光武帝名叫刘秀,因而曾一度把秀才的名称改为“茂才”。

汉明帝名叫刘庄,当时竟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

唐太宗李世民,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为避讳,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统统改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叫赵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避讳的字达50多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9539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0-08-06
下一篇 2020-08-06

相关推荐